【古詩今說】兩首中華民國國慶詩
2022-10-12
雙十前,看見台灣作家張大春在Facebook貼了一首打油詩——也許他和他的粉絲會稱之為「七律」,但以體格氣韻而論,我只會說這是打油詩,難登大雅之堂,他寫道:
壬寅雙十前一日有懷國之將……
十月輝光逐暗塵,國恩家慶想沉淪。
山河繚繞唯航母,劍戟繽紛賴網民。
側翼甘誇扛鼎力,崩牙須奮保酋身。
今朝朽綠貪春盡,敢憶當年革命人?
國慶前夕,張大春似乎不大開懷,覺得「輝光逐暗塵」,又有「沉淪」之感。為什麼呢?張大春似乎認為,各國「航母」在亞洲軍演,「網民」做鍵盤戰士,挑起火頭,令台灣岌岌可危。
「側翼」這名詞,近年在台灣的政治討論時常見到,香港人很少用,以我理解就是「(某黨)網軍」的意思——題外話,我在Facebook寫楊丞琳那篇文章,幾個禮拜前查看,觸及率已超過120萬,當然是台灣人佔多數,留言七國咁亂,有人甚至說我收了民進黨錢(哈哈),看來我也「被側翼」了。
「側翼」那聯,張大春無非諷刺民進黨網軍得把口,只懂為蔡英文(所謂「酋」,即首領)護航。最後「今朝朽綠」兩句,是罵綠營貪戀最後的春光,有勇氣回憶「當年革命人」嗎?
張大春在留言自誇此詩「真是敦厚溫柔又針鋒犀利」,不知是否說笑。此詩用字鄙俚,又「崩牙」又「朽綠」又「酋身」(酋字,從前常指蠻夷部落首領),語意浮淺,以中國舊詩標準而言,近乎潑婦罵街,俗不可耐,何來「敦厚溫柔」?全詩寫法,像掄起大斧砍人,何來「針鋒犀利」?
差不多七十年前,隨國民黨流亡台灣的成惕軒先生——之前我已介紹過,他是近現代駢文第一高手——也寫過一首〈國慶〉:
海澨存嘉節,艱難念歲華。
一狐雄未獲,萬馬病方瘥。
黃鉞申姬誓,朱旗護漢家。
行行歌出塞,還我舊龍沙。
這首詩雖談不上是傑作,但格調沉雄,措辭得體,沒有張大春那種俗氣,相信讀者一望已可辨別。當然,成先生的詩用了很多典故,不像張的打油詩那樣淺白,我嘗試譯成白話,大意如下:
「儘管寄身海濱之遙(指台灣),時世艱難,依然心存佳節,念及這一年一度的日子。奸臣仍未除去(「雄狐」出詩經,借指邪行的君臣),眾人如剛痊癒的病馬,蓄勢待發。
「我們當如周武王(武王姬姓),手執飾以黃金的斧頭(黃鉞),誓師伐紂,也要揮舞紅色戰旗,護我漢室。但願像昔人出征塞外,收復失地,還我河山(龍沙,指邊疆大漠一帶)。」
唸上面這兩首詩,大家該看得出兩代中華民國文人,究竟相差有多遠吧。說「黃鉞申姬誓,朱旗護漢家」的成惕軒,肯定是龍應台眼中鼓吹戰爭的「罪人」,也是張大春筆下的「劍戟繽紛賴網民」了,對不對?
我不是藍或綠的支持者,但以抗共意志和勇氣來說,今日的藍「敢憶當年革命人」嗎?查一查,原來張大春今年還在杭州開書法展,也難怪他那麼「恨」民進黨。舊詩寫成這種樣子,還好意思自我吹噓,「中華民國」的文化水平,恐怕已跟中共国相距不遠了,可悲。
馮睎乾 | 每日一詩 |